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荆州民俗文化篇一
荆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那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是一个鱼米之乡。
荆州,最出名的要数荆州古城墙啦!现在,我就来跟你们说一说吧!
春天,古城墙边盛开着樱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缠绕在城墙上,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倒映清澈的护城河里,让我感到了好似“人在画中行,鱼在水里游”。每年的三月古城墙边就成了花的海洋。
夏天,古城墙边热闹非凡。原来古城墙边有:小鸟在天上喳喳的叫;知了在树上唱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古城墙上爬来爬去。晚上,护城河里蛙声阵阵。墙畔彩虹闪烁,美不胜收,环城路上,悠闲自得的人们,三五成群的仔路边纳凉,一阵风吹来,清香扑鼻。哦!原来是一朵朵美丽的荷花开了,朵朵荷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恭候游客的光临。
秋天,硕果累累。墙边的桔树上,黄橙橙的桔子,挤满枝头。高大的柚子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柚子。游客们不时的用照相机拍摄这丰收的景象。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城墙边的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小朋友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滚雪球。冬天的荆州真是雪的世界!
荆州古城真是古老而美丽,我希望古城的明天更加美丽、富饶,我爱荆州。
荆州民俗文化篇二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暑假,我终于一睹这古城的风采。
入眼便是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蔚蓝的天空,天空中是悠悠的白云,白云下是朱红色的城楼,城楼上还挂着几个灯笼,灯笼后面是高高低低的城墙,城墙脚下是一排排的柳树。一个身着白色纱裙的小女孩拈着一片细叶在微笑,母亲在一边给她拍照。琉璃般平滑的水面映出这一切的倒影——“实是欲界之仙都”!
看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再想想之前做功课时候认识到的那个战火纷飞的荆州。真是天渊之别。
渡过宽宽的护城河,仰望城墙,只见漆金的大大的“荆州”二字。为观景方便,这两扇镶着生锈的大铁环、有些掉漆的门是常敞开的。抚摸着那满是历史沧桑痕迹的城门,不禁想起:千百年前,那个还处于战火纷乱中的荆州,那威武的大门,应该总是紧闭的吧?作为古城的第一道关卡,它定然被日日夜夜把守,丝毫不敢放松。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这一代代荆州守将曾誓死捍卫的城门,如今却可以这样大大方方地敞开着,吸引着一批批慕名前来探寻历史的游客。
走进大门,被一堵高墙拦住了去路。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小小的城墙“包围圈”里。放在从前打仗的时候,这个空间仅能容纳一支小分队。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慎被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荆州守军就可以利用包围的优势,迅速反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踏过青石板,我又踏上城楼的大理石台阶,登了天台。站在那儿俯瞰,“包围圈”中的一切尽收眼底。想想多年以前,守城的将领应该也会这般眺望,看着下面浩浩荡荡几欲摧城的军队。他的心中,该是怎样的惊涛骇浪?我想,应该是紧张与自信并存吧。紧张自然是紧张于战事,自信却是因为荆州本身绝佳的防御基础了。
有战争的地方,往往有故事;荆州古城这个战火聚集的地方,有着太多我们可以畅想的故事了。
荆州民俗文化篇三
;摘 要:荆州是楚国四百年间都城的所在地,是荆楚民俗的文化地理中心。民俗文化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民风古朴、敢于创新,浪漫灵秀而又兼容并蓄。实现荆州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转化,规划具有鲜明特色的荆州民俗旅游,设计凸显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能促进荆州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荆州区域;民俗文化;旅游价值转化
荆州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处在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灿烂的荆楚民俗文化。同时,荆州又曾是楚国400年间都城的所在地,是荆楚民俗的文化地理中心。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变迁,在风土人情、祭祀崇信、人生礼仪、时尚风俗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民俗文化。从文化功能的视角来看,荆州区域民俗文化的符号表象鲜明而又浓烈,具有极大的旅游转化价值,应充分应用到湖北旅游的建设中。荆州区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楚人筚路蓝缕,在荆楚大地上建家立国,这些艰苦的创业经历和与周室的特殊关系,透射在意识形态上则表现为“你尊龙我便崇凤,但我仍然敬龙”,这也体现了荆州区域民俗文化敢于创新、兼容并蓄的特点。
第二,在荆州地区出土了数目众多的文物,有礼器、乐器和丝绸等等,其上多有凤鸟的雕像或图案。这些凤鸟或引吭长鸣,或展翅欲飞,形象浪漫,洒脱,自信。与厚重沉稳的中原文化相比,荆州区域民俗文化显示了其特有的灵动与俊逸,充满了活泼与生机[1]。
第三,在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锦袍上,绣有许多“三头凤”的纹饰,一头长在正中,双翼齐举,翼端又各长出一个头来。在“三头凤”之后,又出现了“九头鸟”。民间传说这是由于出身荆州的一代名相张居正,其执政期间推行“一条鞭法”,为荆州赢得了“九头鸟”的别称。此称虽说褒贬不一,但在荆州民众看来,头是生命和智慧的象征,从三头凤到九头鸟,是一种深刻的历史精神的传承,颇具楚王“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遗风。在荆州民众的心目中,不管是“三头凤”还是“九头鸟”,都是勇敢、机智的象征,是他们自身性格的化身和文化的符号。
第四,《尹文子·卷上》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楚王厚赏一位错把山鸡当凤凰的山民,并非楚王鸡凤不分,而是感动于庶民欲将宝物献之于王的心意。这则故事从侧面反映了荆州民众一直崇尚心诚意正、内心醇厚的民风礼俗。
二、荆州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转化的价值
(一)有利于荆州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民俗旅游是游客到异地体验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行为,因满足了游客“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被定位为一种深层次、体验型的文化旅游。从本质上讲,民俗旅游的资源基础和核心内容既是本土传统文化的回归,又是区域文化从获得游客认知到肯定的媒介。它能够激发区域民众传承文化的热情,促进本土民俗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从而促进荆州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从历史上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制于中原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荆州区域文化一直被主流文化边缘化,但与处于相对偏远地域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又因与中原毗邻兼容,没有因其独特风情而被充分重视。处于这种“中间地带”显得有些尴尬的荆州区域民俗,如果通过民俗旅游实现区域文化的旅游价值转化,有利于区域民俗文化的傳承与保护。
(二)有利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
荆州因其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古老纯朴的民俗民风,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其由于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旅游品牌尚未形成,一直作为三峡到武汉的旅游中转站,综合效益不高且大多都是过境游游客,民俗文化始终未能被彰显而转化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没有让鲜明浓烈的区域民俗文化物化成旅游产品,成为荆州的核心吸引物;二是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荆州旅游品牌。在进行旅游产品设计时,应有机融入凸显区域民俗文化的元素,让区域内外民众领略楚民楚俗。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
(三)有利于带动系列文化旅游产品的形成
荆州能工巧匠打造的荆州木俑、虎座飞鸟、鸟架鼓行,造型活泼灵动、清丽俊逸,深受游客的好评。再比如《墨子·兼爱中》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已成荆州的审美经典,婀娜的荆州舞娘的楚舞,编钟和编磬金石合鸣的楚乐伴奏,构成了一幅荆州民俗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这些都能提升游客对荆楚民俗文化的体验感,推动“旅游+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因此,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形成以荆州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能生动地展示荆州民俗民风,极大地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延长旅游的价值链[2],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应用荆州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规划与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荆州地区辖沙市及江陵、荆门、钟祥、天门、沔阳、洪湖、公安、松滋等12县,有平原、湖泊及丘陵等多种地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各异,区域内民族众多,民俗事象繁复,民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进行旅游规划与设计时,应注意下以几个问题。
(一)采集鲜明而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事象,整合设计旅游产品
采集民俗事象时,要着眼于区别于中原文化、有着鲜明特色的荆州民俗事象。比如每逢年节,在荆州各地有“五虾闹鲢”,还有“舞龙凤灯”等民俗活动,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荆州民众靠水吃水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区域内崇凤同时又尊龙的民间信仰,具有浓烈的荆州地方特色,是区域民俗文化得以绵延两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文脉。我们应对这些区域特点鲜明的民俗事象进行整理,找出荆州文化的精髓与亮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规划与产品设计。
(二)以传承中有变异的民俗学视角,捕捉荆州民俗文化中的亮点
千百年来,勇敢机智,坚忍不拔是荆州民众的传统美德,明代有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张居正,为荆州赢得了“九头鸟”的别称。大革命时期,荆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通过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全中国见证了荆州民众的英雄品格。时至今日,出身荆州的互联网经济代表人物雷军、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等一批风云人物又立于新经济的潮头。“勇敢机智、坚忍不拔”是荆州民众的基因,而追随时代的脚步,一代比一代优秀,则是他们在传承中的变异与进步。
从民俗学的视角,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精神条件都在改变,民俗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一种被改变的状态,而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基于传承中的变异这一民俗的基本特征,在对民俗事象进行整理时,不仅仅应溯本求源,还必须重视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提炼出民俗事象的功能价值和美学意义。
在整理民俗事象,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时,还应特别注重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荆楚民俗的新事象、新内涵,这样的民俗事象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荆州民俗旅游的鲜活素材和核心内容。
(三)坚决摒弃单纯满足游客的感官需求、流于低俗的民俗事象
在整合民俗旅游产品时,力求做到不仅满足游客的感官需求,同时还能使游客受到丰富的文化熏陶,让他们体会到崇尚心诚意正、内心醇厚的民风礼俗,为区域精神文化的魅力所打动,这样才能为湖荆州民俗文化带来更多的美誉,并使其获得区域内外民众的认同。
近年来,在荆州地区的潜江、仙桃等地,出现了引起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关注的婚俗现象。这一婚俗中,由新郎的父亲扮成新郎,与新娘(儿媳)一道完成新婚仪式。这种婚俗因有悖常礼,产生了一时的新奇与热闹,却流于低俗,有损荆州民众的形象。对于这类民俗事象,我们应坚决摈弃。同时应进行探讨与研究,寻找有效的引导路径,并应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移风易俗,去除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背离的陋习,保证荆州民俗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四、结语
荆州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脍炙人口的三国文化和韬略非凡的治水文化于一地,拥有楚故都纪南城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钟灵毓秀之地。应充分有效利用民俗資源,开发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旅游,如融入荆楚之地特有的“喝早酒”习俗,建设“以食为旅 品味荆楚—感知荆楚饮食文化”的旅游产品;利用关帝庙会等民俗资源,设计节庆民俗旅游项目等等。如何深入广大民众,采集一手的鲜活的民俗事象?如何为旅游业界提供学术指导和设计企划?如何为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这些都是亟待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