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与除法一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反思七。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探究矿泉水中物质的含量,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很便于比较哪种物质的含量多或少,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让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百分数的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直接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和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认识百分数的,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数与除法一教学反思篇二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发现1/2与1/4,1/3与1/4比较大小的规律: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像这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这一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这节课里的亮点。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折一折、涂一涂,相互交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让他们觉得分数这个内容没有那么枯燥,但是有个小遗憾,就是在每次的小组活动结束以后,我没有反馈,我应该请小组的成员发言,让小组的成员来汇报结果,说一说刚才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折?这样学生再来说分数的意义就容易一些。
联系生活实际还不够。我出示的关于几分之一的例子不多,并且学生也没有感受到身边还有哪些几分之一,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几分之一与生活的联系,那么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就不会太深刻,不久就会忘记。
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放在第二课时讲比较好。这节课就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能写,然后在拓展延伸,再联系生活,整节课就把重点放在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与除法一教学反思篇三
1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62,请学生读题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题发生变化,你们还会计算吗?看谁答得快,(边问边板书)
如被除数添一个0得几?602=30
如除数也添一个0得几?6020=300303(此处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
师:咱们先看看这道出现不同答案的题和前面的两道比较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两位),这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3口算:6010=6
6020=_____
(2)学生动手摆小棍
(3)小结谁把分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们是这样分的吗?(老师演示分小棍的过程)
2巩固师:你们再分一遍,边分小棍,边说分的过程
60里面有几个20?6020=几?6020=3(把复习题中6020=30030的结果擦掉)
你们动手摆摆小棍,看6030=几,谁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卡片:80208040903010030
(二)教学例4有儿童服装150件,每50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3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18030=24060=21070=
订正时请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这类习题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4先说说每组上下两道题的关系,再迅速说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读题说结果
(1)4020(2)6020(3)8020(4)10020(5)()20=6
师:看(1)(2)这两道题,除数都是20,商为什么(2)题比(1)题多1(被除数多1个20,商就多1)
26020=3,6120=几余几?(31)
6220=几几?(32)
你能说出象这样除数是20,商是3,余数不同的题来吗?(被除数范围61~79)
为什么这么多被除数不同的题,商都是3呢?(因为被除数里都包含了3个20)
3试一试
9030420606307018020
8040450503609081090
4同学们计算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小游戏:比比谁最多(过程参见探究活动)
四总结
五作业(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比比谁最多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比赛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3人为一小组
2将下列12道口算题(40页3题)制成口算卡片
813840778039202
382968684705
650564048739604
游戏过程
1一个同学出口算题,另外两个同学口算,谁先算对,谁就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面小红旗
2口算完以后,看谁的桌面上放的小红旗最多,谁就算胜
3做完一轮后换另一人出题继续练习
游戏:谁先排好队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6人左右为一小组,每组制作一张游戏卡
2教师准备12道除法口算题
游戏过程
1教师报出12个得数,让学生记在本组的游戏卡里
2用幻灯出示12道口算除法算式(题的次序与得数的次序不同)
4哪组排列的又对又快,哪组为胜
分数与除法一教学反思篇四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变化。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分数与除法一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以动手摆小棒和问答思考做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好必要的推理归纳,讲清算理算法,对例题处理的重点教学例1(1),学生独立完成例1(2),合作完成例1(3),在练习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