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差别读后感篇一
《差异教学策略》指出:我国目前中小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从客观上讲,班级学生还是存在个性差异的,而应试教育是不断筛选出学得好的学生,让他们接受高一级教育,不断淘汰学得不好的学生。学得不好的同学,往往是学得较慢,但并不是不能学好。应试教育的`课堂着眼于少数学得好的同学,而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是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我们应实施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
为了使班集体教学能面向全体,照顾差异,必需提高时间利用率,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差异教学论》指出:可以多角度地研究课堂教学,力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研究中,的确有许多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而目前看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平时我们也经常说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照顾全面的学生,但在操作的时候,并不是能全部做到。有的时候,为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总是把简单的问题留下来给他们,而事实上,在实际课堂上,在不断地引导困难的学生发言的时候,其他学习有优势同学则感到无趣,注意力会有所分散。
而为了照顾有优势的同学,总把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留给他们,久而久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似乎与这类思考性的问题沾不上边。长此以往,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是日俱减少,而是会逐渐拉大。而教师总是考虑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无暇深思这类问题,而是只要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能积极发言,老师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
到底在课堂上,怎样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呢?怎样用有效的方法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呢?说实话,我也感到困惑。的确,我们做教师的往往用一种教案来面对不同的学生,目前能做的只是在提问中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看了此书后,觉得自己现在马上就可以着手去做的就是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中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书上指出: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组中,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组长的组织中,组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各司其职,而且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不仅可以增加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共同的学习中得到提高。对于困难者来说,可以聆听他人对自己发言的指导,可以参与思考性问题的讨论,不必担心自己的困难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而对于有优势的同学,他能在小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学习会更具备积极性。
由此还想到,为了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同学,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将问题设计得有坡度,适应大家的需要。简单的问题可以和复杂问题交替进行,这样有困难的同学在回答好自己的.问题外,可以听取他人对难度问题的回答,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记得在上《10迷人的蝴蝶谷》时,在这一课中,我对这一课的定位是积累描写蝴蝶的优美词句,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把蝴蝶色彩美、姿态美、数量多的好词句找出来,估计兴趣一般。而且估计在分类找的过程中也会给一些孩子造成难度。
其实,学生说的都是描写蝴蝶色彩美、姿态美、数量多的词,由于这个问题开放性大,所以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回答,老师及时把学生的词语板书归纳入色彩美、姿态美、数量多这三类中,然后再让学生看书,寻找书中的这类好词。难度降低,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教育是人人应该享受的权利,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合适的发展,的的确确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几堂课下来就可以摸出门道来的,有的时候,课堂教学还会面临预设的失误,讲台毕竟不是舞台。但是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有这个心去做,无论结果大小,学生们都会从中受益的。
差别读后感篇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弥新,意境深远,以源头活水比喻为读书学习,告诫我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为更好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我拜读了王金霞博士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打造了有效课堂的新视角,以精辟的见解,生动鲜活的例子,带着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体验了“有效”的含义。顿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多维度备课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过去自己写教案,一般就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去撰写,备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新课程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刻,面对新教材、新课堂、新学生感到彷徨;教学信息资源有限,备课视野狭窄;课时多,备课时间有限,备课不够深入。而细读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后,结合《隆化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却发现这样的备课,这样的设计只是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的多维度备课的一个方面。多维度备课包括备学生、备课程、备情景、备自己、备设计。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学有所获,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这就要我们在备课中下功夫,尽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双基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来实行分层教学。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要客观地分析、研究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树立自信。
备自己就是备课时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一个过程,说具体点就是备自己的教学策略,升华教学,追求美的境界。备自己的教学风格:弘扬个性,培养机智,塑造特色。备弱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自己就是认识自我,长善救失。还要备期望:关注差异,全面发展。备自己的形象: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在教学意识上高度重视三个问题:穿什么衣服贴近新课程的意义?理什么发型更能体现教师的个性?课堂形象是否符合教师行为规范?当然行动上更要精心准备。更重要的一点是还要备自己的课堂话语,包括语言风格、话语技巧等。
最后,我想用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话语来结束: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学没有道理,更不是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我们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差别读后感篇三
《差异碰撞后的反思与回归》是作者在看完董鹏的《西阳之花》之后的感受,作者对作品中的生活环境加以解析。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差异碰撞后的反思与回归》。
读完董鹏的《西阳之花》,我很是震撼,也很是钦佩,作者二十几岁时就能架构起这么一篇长、大的作品,写作功底已很是非凡。小说以回族母女两代人的感情历程贯穿全篇,搭建起小说的故事框架,描述了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西阳这块土地上,回汉两族的交织,地域关系使两个民族毗邻而居,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造成了生活、文化上的差异,但相互之间又会发生很多交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虑,对某一族别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情感表达、叙事方式的绝对认同和接受往往只限于民族内部,若想要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同,则要选择一种更贴近大众情感认知的叙事方式。难能可贵的是,董鹏在创作中已对这种大众接受的叙事方式做出相应的探索,他从回族母女两代人与心仪的汉族男子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中书写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差异、婚俗观念、文化交汇,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对唯美的感情、文化异同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
作品以敏锐的视角观察、细腻的笔触描述特殊时代环境中女性精神人格的扭曲。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山乡角落里,女性被规训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这种被异化的女性人格、地位造成了香莲的悲剧命运,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香莲的命运在广大的农村只是个缩影。当然在这强大的反作用力下,也促生了她的反抗意识和对唯美爱情的追求,挣脱世俗的枷锁义无反顾地与三学,这个汉族小伙私奔了,这是被世俗规约和宗教礼仪所不允许的。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是多重的,对于生儿子这件事,不仅处于世俗权力中心的男人重男轻女,而且女人们也封建思想严重,作为过来人的香莲婆婆,亦站在了帮凶的位置上推波助澜,以审判的姿态刁难儿媳,在这个充满歧视的环境里,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有原罪的,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对女人的规训与惩罚中。在麦地里劳作时,杨学就得意于“老天爷给了我这么多儿子,我还真想要个姑娘,可惜就没那个命哦。”自鸣得意地讥讽六一老汉,而且他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讥讽那些不如他的人。六一老汉也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孙女是命不好,怨天尤人自寻烦恼,而同为女人的六一老婆此时却是恶狠狠瞅了一眼儿媳,好像在说今天受到的侮辱,全部是因为儿媳香莲,这段场景的描写将在场的香莲恰似不在场的虚化,她自始至终未参与这场闹剧,但无时不是处在闹剧的中心,“此时无声胜有声”,将一个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淳朴唯灵唯美的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汉民小伙三学和回回媳妇香莲的感情纠葛,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都始于麦地,从三学看着回回媳妇香莲守候在麦田里的背影由衷赞叹“真美啊”,一段注定得不到祝福的畸形之恋逐渐拉开帷幕,再到这架塬上头一遭集市上有一个老汉人领着一个回族女人乱逛,让两个人真正面对面的开始交流,或许,故事本就该随着三学进城务工、香莲顺利产子展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叙事模式。但是因为儿子的夭折,将香莲彻底推进了无助的漩涡,终于在看电影偶遇时,两个人都被彻底卷入情感的洪流中,又一年的麦收季节,这两个人的道德堤坝在情感洪流面前彻底崩塌,然后携手私奔。如果说初时三学看上香莲是懵懂爱情的冲动和对唯美事物的憧憬,但他后来成功、发达之后一直对香莲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就显得难能可贵,而且香莲自始至终未对他生过一儿半女,她在弥留之际深深懊悔的仍是这件事,这就真正凸显出了三学确实是因为爱情才和她抛弃一切、义不反顾地选择在一起的,将两人这种被世俗所不容的感情彻底升华。
沉重的普遍难题下折射出轻松的曙光,坚守与返乡对小说主题的完美升华。在西阳这片土地上,女子长久以来处于被奴役的被动地位,很少有姑娘念书,多是早早嫁人,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役,而且在精神也很难得到愉悦,只有生了儿子才能真正被重视、被尊重。花儿是第一个女大学生,姐姐香儿依然走着母亲们走过的老路,但是花儿的`回归家乡昭示着一种轻松的曙光,西阳之光必将灿烂绽放。香儿的命运延续着母亲的前半生,是被规训的那个唯传宗接代是第一要务的母亲香莲前半生的写照,但这个善良、朴实的姑娘一心儿扑在了她那个贫困的家上面,或许,坚守颓废、破败的家园也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传播希望的途径。经历了和嘉良爱情挫折的洗礼后,花儿的返乡反映了具有反省意识的个体之“精神返乡”,执着于用知识的力量来妆点苍白的生命,继续为家乡的教育做贡献,确定生存的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升华。
作品中反讽笔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杨学生了三个儿子,大学、二学、三学,更令人诧异的是他家的狗叫文学,经历了世事变迁的他轻视文化,却又在儿子取名时都带个学字,这种背离感是一种莫大的反讽。当然这种揶揄的笔调巧妙地衬托出了杨学的自私、小民思想,如文中所说他常以讥讽那些不如他的人引以为平生最大的乐趣,不对自己不幸的生活命运做出积极的抗争,而是转嫁、移接到更弱势的人身上,而获得心理上的补偿感,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也是一种共性的丑陋问题存在。
对于董鹏,我心里是很存有敬意的,同为八零后的他,在地域小说圈子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扛起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大旗,创作出《西阳之花》这部力作,是我们的榜样。但小说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仍是显而易见。人物心理描写不够深入,如三学与大哥在车站嚼干粮,明显适应这种生活的节奏过快,毕竟三学才从学校出来不久,进城务工刚刚开始。人物形象塑造时的脸谱化问题,书中定性后母绸子的行为是迫害,有点言过其实,花儿的后母其实只是个精于算计、自私贪利的乡下女人而已,其心地并不毒辣坏烂,并不是传统的刻薄坏透的后母形象。细节的把握上不够严谨,字词、造句上存在一些瑕疵,在宏大架构的长篇小说里,细节处理同样重要,当然这些问题瑕不掩瑜。行千里者,从脚下始,西阳之花,美丽的绽放着。
【本文作者:马元雄 。(公众号:文粹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差别读后感篇四
最近看了好多这种类型的文,这篇可以算是鼻祖吧,大长篇,现在也还没有完结呢,不过已经很肥很肥了。它的设定非常有意思,在这个世界,人们力量的来源是文曲星,顾名思义,只有知识越渊博越有文才的人,才能越强大。人们的力量等级基本按照古代科举的等级来划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半圣,亚圣,圣人(孔子)。前四个等级也是完全根据考试决定的,考过了就能升级…人们拥有的力量是才气,写出的文章诗词也有各种神奇的力量也有等级划分:鸣州,镇国,传世等等,等级越高的文章攻击力威力就越大。总结来说就是一个人人想当学霸的世界设定,学的越好就越强大,后面几个等级排山倒海破碎虚空,简直无所不能。男主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发现,这个世界和原本的世界历史不同,于是就文抄公,一路抄抄抄,各种装逼打脸,各种考霸学霸(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下,看完这文之后,我基本上复习了一遍初高中的古诗文,同时升起一股诡异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古代的牛人实在是太多了,那些诗词文章怎么写得那么好)。这篇文也不种马单女主,男主穿越过来家中已经有一个童养媳女主了,就是贤良淑德型的,妻子存在感不高,性格比较单薄,这个作者对文中的动物的性格描写反而还比较生动,家中宠物和真龙小弟的性格都蛮好玩,有亮点,萌萌哒。
但和优点相对应的是槽点也实在太多了,我实在忍不了(看底下写了那么长一段就应该知道我是多么的想吐槽):男主文抄公就不说了,他身上带的不是金手指,说有金手指都是侮辱男主,他简直就是带着金世界呀!他就是宇宙之子啊!
差别读后感篇五
“面对渴望阳光的心灵,你用心开启;面对没有声音的世界,你用爱耕耘;面对残缺的花朵,你用心去浇灌”特殊教育已然成为我的一项事业。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阅读总能给这些孩子们最想要的一面。最近我读了整体教学策略系列的《差异教学策略》一书,果不其然阅读的过程中总给带给我不断地欣喜,打开了我思维的另一扇窗。以下我将结合书中的理论再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只有细化教学目标,老师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展开是游刃有余;建议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这些细节都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意识;要考虑到每个教学的落实有什么用,不要随意地去写一个目标,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以出发点。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9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b层的学生就定位在“识记、抄写”之类的,这样常此以往是不是对学生就缺少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虽然说我们的学生很特殊,但是是否敢去打破一些既定的标准。
加强课堂作业,不仅有利于及时反馈、校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独立思考和在教师、同学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我思考了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因为是九年级的语文篇幅通常比较长,经常都是我讲的很多,其实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为了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放开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比起我一味地讲解的更有效果。因此这个时候也牵涉到我必须设置符合本节课目标的有效的练习。
尊重学生差异,改革作业设计。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a生可选一些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对于b类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制定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做,同时激烈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c类的学生,通常基本能完成,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学习变得主动起来。我们启智的语文教学一直坚持分层教学,在作业上同样也是这样设置的,而我在操作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作业丢失,就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文件夹,让他们自己保管,对作业的前后都有个自己的比较,对不清晰的问题能清晰地订正,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质量。其中问题出现比较显著的是c类的学生,有些不会保管,或者是不会做,那么我基本上采取的一对一辅导,或者让好的学生去带领他们学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逐步地提升。
“用儿童是眼光看世界,我们能解读出小草的微笑,星星的语言,海洋的天堂”。这是从事教育的我们始终坚持的信念,而书籍则传递给我们进步的阶梯。生而不息,学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