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一
《大学》是我国优秀文化宝藏之一——“四书”中的一书。 “四书”除《大学》,还有《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传扬的是儒家思想,我们知道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志于学”是他求学的动机,何谓“志”?朱熹说:“心之所之谓之志”,“志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可见,“志”乃是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一种“意志”、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学”就是指不断“学习”,会成就“大学问”,“学多了”,你就拥有“大学”问。
同时,“志于学”也蕴含着将对“学问”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 因此,孔子这位圣人改变了中国文化史。
因为他开创了“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做学问)成为终身事业的新行业。对当时来说是一个伟大举措。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农”指农耕和放织。“战”指战争。而儒家提出的却是“做学问”的事。
所以有人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大学”概要,旨在了解孔子的“大学”思想,不仅要“志于学”,而且成为专门的一个行业——道出了“大学”的价值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具有“大学”呢?子曰: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庸人之所以成为庸人,无他也,好学不好学。孔子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也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能体现“好学”,即追求完美,就像我们的校训——做我,做最好的我。其实,我们的校训渗透着圣人的思想。
《孟子·万章下》中这样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眼高手低。它现代的意思:心目中的标准很高,而实际的能力很低,无法实现。呈贬义状态。
然而,这个成语的起源却是褒义的。它的“眼高”意思是:有远大的志向,“手低”指脚踏实地做。孔子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者。“会计当”,“牛羊茁壮”就是脚踏实地做成的——“手低”内容。“而已矣”和“长而已矣”,说明他有远大的理想,不局限于此,即“眼高”啊。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拥有“大学”的机会。不断地超越就是“好学”的品质。拥有“好学品质”的人,我认为他已经是“志于学”的全格人才了。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二
在尼采的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尼采说:“我们的物理学家用以创造了上帝和世界的那个无往不胜的‘力’的概念,仍须加以充实。因为,必须把一种内在的意义赋予这个概念,我称之为‘权力意志’,即贪得无厌地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的本能来运用、使用权力等等。”尼采认为只有趋于强势、支配力量的意志才能作为存在物、生命的本质和发展的原动力。
而尼采对此给出了一个精确、生动的惊世之作,“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怪物,无始无终,一个坚实固定的力,它不变大、也不变小,它不消耗自身,只是改变面目……你们想给这个世界起个名字吗!――这是权力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你们自身也是权力意志――此外一切皆无!”
确实,权力意志博弈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这是最具气势的阐述!相信再弱的人,只要有我们所说的生活的信心,那就将被不断激励着去做强、做大!因为,是世界真理的所在!
万事万物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生生灭灭,变化发展。尼采发现了其间的“规律”,这就是“永恒轮回”。他说世界是一个“循环的力”,这个力创造出一些事物,然后将它们消灭,接着又分毫不差地按照原来的样子再把它们创造出来,再把它们消灭……如此循环往复。这样,世界就永远是同一些事物的反复重演。尼采告诉我们:“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然而,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而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以及我。”太阳、大地、鹰、蛇、人类,总之一切一切,都将在世界上无数次地反复重演。尼采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界的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世界上的事物――作为权力意志的表现形式却是有限的。这种认为一切事物绝对而永远循环的理论,就是所谓“永恒轮回”说。
权力意志是一种价值关系,权力意志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表现为一种活动的、轻蔑的、多元的要素。正是由于权力意志,一个力才下命令,也正是由于权力意志,一个力才服从。”尼采主张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强调人不应该成为现实的奴隶,不应该满足于“已经如此”的状态,因此,权力意志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力量,人们应该不断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断的超越和扩张自己,不断地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从某种层面上说,权利的这种价值关系也体现为一种社会关系,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尼采笔下的权利与意志,理解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厚的影响。他对权利意志的诠释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视角,他不单只是从权利的产生和权利的运用进行分析,更多的是从权利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权利产生于社会,产生于阶级,只要有社会的存在就一定有阶级的存在,只要有阶级的存在也一定会有权利的运用。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三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读起来太难,开始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该文说啥意思啦。文中多次引用《诗经》原文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如果没有《诗经》功底,再不看注释或翻译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就算知道《诗经》中这几话意思,如果不能把前面几章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也不能明白这章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段关键在于一个“止”字,这个“止”字不是停止而是达到或者到哪里的意思。接着第二段用类比的方式解释“止”的意义,例如“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如何如何等。该章必须结合开篇“止于至善”四字进行阅读理解,唯有这样才能明了本章的意思就是告诉明德要“止于至善”的意思。止于至善不是达到某点而是不断地追求直至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或者说至善才是最高层次。
本章第三段指出明德的过程要不断的琢磨,格物才能致知。也是告诉后人要想明德唯有格物穷理,不断琢磨才能不断地进步,于是才能逐步提高对“德”的认识。
大学乃大人之学,小学学“事”,大学明“理”,即“明德”后“明明德”。怎么明德?格物、琢磨,再格物、再琢磨,唯有如此。朱熹曾说成人即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二,一是自学二是交流。自学中不断的研究,交流中相互借鉴才能不断地提高对“德”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止于至善。
可惜现在的学生一是自学能力差二是不相互交流,大量的时间用于如何应对考试。如从这方面看如今的教育真的是不如古时,从方法上应向古人学习,这也或许是没有“大师”的原因吧。《诗》云:“於戏,前王不忘!”这句话更值得做教育的人深入反思啊。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四
以往,不止一次地置身于《受戒4中的桃花源,在那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并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它!
那是一片梦想的乐土,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原始的乌托邦,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如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仅家乡菜做得可口,并且剪的花样貌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从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赵庄芸芸众生的一斑。
至于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的羁绊。那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能够吃现成饭,能够赚钱,能够还俗,能够娶亲,还能够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庵里的教师傅终日枯坐念佛,不问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
大师-父仁山是“当家的”,管着经账,租账,债账三本帐簿,平日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黄色的圆肚皮,光脚踢踏着拖鞋;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最让人诧异的是他们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那里的和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祥乐时光,这哪里是一个“佛门净土”,分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境中,我们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聪颖好学,在随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时,遇上了小英子,渐渐的,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经常上小英子家,就这样,他们间朦胧的初恋就悄然萌生了,他们一齐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他们一齐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场,异常是他们挖荸荠后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樱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
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多美的描述啊,把少男少女初恋时的心态描摹得曲尽其妙,婉而成章。最是最终他们一道进城,一个去善因寺受戒,一个给家里买东西,他们同坐一条小船,一道归去来,最终最终逼出了小明子的心里话:期望小英子做他老婆。
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沉静,如此完美,人就会不自觉地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无限遐想,《受戒》,世外桃源般的梦境,让我无限向往!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五
今天,我读了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沉默良久、回味良久、反思良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所有大学生思索。当我们在大型超市里随心所欲地购物时,当我们在饭店里觥筹交错时,当我们成群结队地奔向网吧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这样做,对自己、对亲友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翱翔。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如同商品,从幼儿园开始生产,走过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学,这商品早就已经坏掉了。你以为中国男足换个教练就能够将乾坤扭转吗?不可能了,同学们······”下面哄堂大笑——我笑不出来,我想哭,我觉得,我也坏掉了。
商品坏了还可以做一件,而人,是不是也可以回到娘胎里再活一次?
我不是悲观的人,但我乐观不起来······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六
前不久,我刚刚看完了《怪物公司》的前传——《怪兽大学》。
这部电影还是讲的大眼仔和毛怪的故事,只不过是他们在大学时候的往事:
当大眼仔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梦想能到怪物公司去工作,当一个能吓人的厉害的怪兽,于是,他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到怪兽大学去学习。
大眼仔长大以后,真的进了怪兽大学。那时的毛怪还是个高傲自大的小混混,并不把大眼仔看在眼里。但当期末测试的时候,他们俩闯了大祸,校长把他们俩赶出了惊吓学院。但大眼仔并不气馁,他报名参加了惊吓比赛,毛怪和另外四名队员加入了大眼仔的团队,名叫——万事ok!
大眼仔把一群长得可爱又不会吓人的怪兽们利用他们的特长,把他们变成了超级厉害的怪兽,他们在最后的比赛赢了,但其实是毛怪作了弊,大眼仔知道后很生气,因为毛怪认为大眼仔不够吓人。大眼仔想看看自己到底吓不吓人,于是,他偷偷的进了一扇门,却因为不够吓人而惹出了大祸,毛怪去救他,但最后他们是因为大眼仔想出的办法才逃了出去的。可是因为他们闯了许多大祸,被校长开除了。但他们真的进了怪物公司工作,当了最厉害的怪兽。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我们不好就要,而是要勇往直前,向着自己的梦想奋斗!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七
留恋亚里芬、绿山墙的美丽景色,喜欢安妮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个性,更关心安妮未来的命运……我第二次捧起露西.莫德.蒙哥玛利的作品《女大学生安妮》。
美丽的景色除了亚里芬、绿山墙外,增添了雷德蒙德大学附近的圣约翰墓园:极其古怪的墓碑及上面刻着古怪有趣的墓志铭。因为墓园的时间太久了,因而已经不再是块墓地:园内很美丽,荫翳遍地,一排排的榆树和柳树环绕、分割着墓园……墓园成了金斯波特人学习、休闲、散心的好去处。就象我们的老鹰山烈士陵园——烈士造就后来人的幸福!
安妮对生活依旧那么乐观、积极向上,她不仅成绩优秀,对周围的人总是充满热情、富有爱心,且做事有主见,敢于尝试、不服输,所以她不仅赢得了很多纯真的朋友,而且实现了她和好友们梦想中的租房——廉价而阔绰的派蒂小屋。她们在这里渡过了“富有”、愉快而难忘的三年大学生活。
安妮梦想着自己的爱情充满浪漫色彩,而她首位求婚者却从中夹着一个“代理人”,她很不喜欢这样的形式;第二次则是一个她很不喜欢的男孩子向她求婚;两次求婚打破了先前她对爱情的美丽梦想。而她真正的梦中情人的出现则是在继前两次后的一个下雨天——她的雨伞被风吹翻后,伊罗悄然而至:浪漫的首遇情节,理想的外表——英竣潇洒,深遂的眼神……浪漫的礼物、并不刻意去追求的富有……这一切仿佛使安妮的爱情一步到位,无论是读者还是安妮自己,都确信:尹罗将成为她的终身伴侣。可就在毕业前伊罗向她求婚时,安妮却猛然醒悟:伊罗只是一个“像神像那样供着”无实际能力的人!便迅速而又坚决地回绝了他,最终与第一部作品(《绿山墙的安妮》)前呼后应:回到了一直恋着她并与她从小学到大学一起学习的竞争对手吉尔伯特的身边。从而使安妮的爱情平庸中见灿烂!
另外从本部作品的“前言”中,我不仅了解到《绿山墙的安妮》的真正续集是《少女安妮》,而《女大学生安妮》则是《少女安妮》的续集。更让我震撼的是作者蒙哥玛利只是一位平民,一位农妇,一位女教师,一位牧师太太。在婚前她读过大学,做过教师和编辑,但大部分日子过的却是普通农妇粗砺艰辛的生活。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都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写作,一辈子辛勤耕耘成果累累,共创作二十多种长篇小说,及许多短篇小说集、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齐的私人日记。
继《绿山墙的安妮》后,作者又连续写了7部小说,构成“安妮系列”。现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绿山墙农舍、“情人的小径”、“闹鬼的森林”及女作家的墓地等,都已成为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数以千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来验证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个作家在逝世后如此受人爱戴,她的故乡因她笔下人物、景物的迷人魅力而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这在外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想,所有读过蒙哥玛利作品的人都会跟我一样,因为喜欢安妮而喜欢蒙哥玛利的作品,因为喜欢蒙哥玛利的作品而去深入地了解作家的生平,从而生添一份对她的敬意。这份喜爱,这份敬意,最后合二为一: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一种真善美的浸染,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谢谢安妮,谢谢蒙哥玛利!!
如果觉得女大学生安妮读后感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八
从小学起耳濡目染的儒学“四书”之首,未曾通读全文也能背上几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礼记·大学》这样的儒家经典著作,读来确实总能带给人启迪。
“大学”之意,自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普通高等学校。古时的“大学”,指的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长大成人,上了“大学”的我,倒也却能从中感悟到成人成才之道。
“大学之道”,见己见小。
《礼记·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学习何尝不是如此。认认真真把每个英语单词背牢,才能理解整个句子读懂整篇文章;不坚持每天锻炼,一周一节的体育课都要偷懒又如何通过体检;不注重积累不喜欢阅读难道仅靠想象就能写出好文章?为人何尝不是如此。长大偷金的人小时也只是偷针,爱迪生成功的一次前还有无数次的失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又何必艳羡别人的好习惯。
《礼记·大学》里讲“修己以安百姓”“有诸己然后求诸人”。当寝室垃圾桶满时主动伸手不必旁观室友,无聊时跟朋友“开黑”打游戏不如主动拉他一起去图书馆,指责他人前先反思自己,多一份正能量便少两份负能量。
“大学之道”,赤诚不改。
《礼记·大学》里强调“诚意慎独”。古有蔺相如用人前人后始终如一的真诚打动廉颇成就一番美谈,现代交友同样如此。所谓“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虚心假意的奉承与真心实意的赞赏自然不同。有的人油嘴滑舌却无真才实学;有的人穿着打扮处处讲究名牌,内心却尽是空虚;有的人在朋友面前满嘴“兄弟义气”,回到家却只知道对着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发脾气。曾子一日三省,杨震在所谓“暮夜无知”时断然拒绝十斤黄金的贿赂,又饥又渴的秀才面对熟透的桃林只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普通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走过20年的寂寞邮路,投递准确率保持100%,成为20xx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与其拼命在人前伪装优秀,独处与否都努力保持并养成优秀的习惯岂不更好。慎独,是对自己灵魂的真诚。
不敢说能完全领会《礼记·大学》的奥义,但吾辈青年确应以这样的“大学之道”为指引,不虚度大学以至青春、人生的光阴,努力成为更好的“大人”。
围墙读后感高中篇九
读了《背起病母上大学》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捧着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母子间那份深深的情谊所吸引,所感动。
母亲在六年前患上尿毒症,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父亲不堪忍受,离家出走。幸福美满的家庭顷刻间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当年九月,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十九岁的儿子背起母亲一起上大学,并向母亲说:“等我毕业了,我把我的肾割给您,您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地回报。”
读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佩服刘霆,佩服他对病母的深情。考上大学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毅然选择了将母亲背向学校里,带着母亲上大学,并且对母亲和大家承诺:毕业以后将肾割给含辛茹苦地供养他的母亲。
我佩服,佩服他坚定的信念。生活上的困难威胁着母子。如此贫穷的家庭怎能供一个大学生。如果是其他人,早已放弃了学业。可是却没有,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学业和理想。
想想,比比我自己,我惭愧得很。我虽然没有那样悲惨的命运和生活环境,但却从来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今天我明白了,这是一种依赖行为,是没有坚强意志的表现。
读了《背起病母上大学》,我被母子之间的亲情所折服。我要以为榜样,顽强地学习,照顾好父母,不让父母受到任何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