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南山篇一
;童年时,从我家窗户向南望去,极目处是一脉横亘的远山。
在十几里远的距离上,只能朦朦胧胧地看到它暗蓝色的轮廓,在远天的高处形成起起伏伏的弧线。
村里人管南山叫二架子山,有时也叫马鞍山。南山的轮廓,每一处都高高低低形成类似马鞍的形状,无法确认却又遥遥相望,使童年的我沮丧且充满隐秘的向往。那时,村里有的人家来了亲戚,说是来自二架子山。我望望高入云天的南山,想象着这个打扮得土里土气的山里人是如何从半天里飘下来的,内心里充满好奇。
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封闭,村里人出门少,见到外人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管谁家来了客人,都要一拨又一拨地去串门,听听村子以外的新鲜事。这家主人不管平常在村里如何不起眼,家里有客人的时候,马上就会激发被人重视的兴奋,脸上漾满喜气,殷勤地端茶递烟招呼乡亲们,家里家外热热闹闹,打破了平日里的寂寞。主人家的孩子也神气起来,我们想要进他家院子,就得讨好他,然后才可以趴门缝或窗户上瞅一瞅、听一听,但一会儿还会被撵出去,因为有另一拨孩子讨好他,大家需要轮着来;一般情况是,客人在他家住几天,孩子们就在他家院里院外玩几天。不用说,招待客人一定是家里最好的饭菜——夏天炒鸡蛋烙油饼,冬天土豆炖鸡或者炖骨头,如果谁家待客小气了,会被村里人小瞧,笑话好一阵子。作为村里最近发生的事件之一,客人的衣着、他家里的情况以及山里的风俗,也会成为大人们唠家常的话题,在村子里流传好几天,直到被另一件事情更新和替代。
经过几年里断断续续的听闻,我对南山逐渐有了一些了解。据说山连着山是没有边缘的,往东或往西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去,往南或往北步行出山需要走几天几夜。山里有稀落的村庄,到处都是树林,有狼、狐狸、野青山羊、狍子等出没,鸟类就更多了,各种鹰、野鸡、山雀等根本就数不过来……在童年的我听来,简直就像电影里的场景。然而南山里最令我神往的却是野酸杏,因为家乡没有果木,所以基本上见不到水果,秋天的时候,山里的客人往往会带一些采摘来的野酸杏送亲戚,有时我能沾光吃到几个,当时带给我的那种超乎寻常的香甜感,已是现在无法形容了。大约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打柴活动,我才有机会第一次进入向往已久的南山,现在想来,学校的打柴活动,其实也包含着野游的成分。记得那时我们带着干粮、排着队,兴高采烈地向南山进发,走了十几里后才到达山脚,又顺着名叫黑沙沟的山谷走了七、八里,已临近中午了。山谷的两侧,是高高的山峰,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树木,林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山雀子的鸣叫声如开了锅,到处充满了新鲜和神秘感。可惜的是,只有五年级的学生被几个年轻的老师领着去登马鞍山了,据说还要翻越好几重大山,我们则被限制在沟谷旁的山坡上玩耍和捡枯枝。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回来,老师就组织我们下山了,我们望着高高的山峰,茂密的树林,依依不舍又满怀遗憾。第二天听说,他们天黑时才下的山,每个人都摘了满满一书包野酸杏。
在盼望长大的童年岁月,学校却再也没有组织野游活动,马鞍山占据在我小学时代记忆的制高点上,那样神秘和遥远,仿佛是一个传说。
到了初中时期,在地理课本上发现安徽省也有马鞍山,并且还有马鞍山市,比家乡的山要著名得多,因年少无知,也或许是野酸杏的香甜味觉已经被时间冲淡了,遂产生了隐隐的失落感;后来,又在全国各地发现大大小小很多以马鞍为名的山,细想起来,山的形状类似马鞍太容易了,不若神女峰啦、象鼻山等罕见和独特。马鞍山,实在是先民们一次漫不经心的随意命名。
今年,市文联组织了一次马鞍山风景区的采风活动,我向一位村民打听二架子山名称的来历,他说:过去人们习惯上把山南叫做前山,山北叫做后山,夹在中间的山,自然就叫二架子了。我仔细想了想,这个说法是可信的,在本地方言中,突兀地插在中间的情形通常都说成是“二架梁”,比如形容一个人多事,就会说:人家正在干什么什么,他二架梁跑来瞎搅和。这应该是走西口时从山西带来的土语。
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很多事情已淡忘了,这次回到家乡,童年的记忆又渐渐活泛起来。哦,那时我还有一个极具耻辱感的别称——后山老大。后山老大并非指我在后山地面上混得如何牛,而是前山人对所有后山人表示轻蔑的一个称呼,包含了贫穷、落后、愚昧等多层意思。那时在山南的包头城里,就编排有这样的顺口溜:“后山老大,牛车两挂”、“后山老大进城,腰里系根草绳,草绳上别个油瓶;一进城门,断了草绳,碎了油瓶”……呵呵,可见当年的后山老大是多么地狼狈。那时,这个称呼用在我头上最多的,是包头城里比我大一岁的表哥,每当我俩有争执的时候,他就祭起了这个法宝,而我又找不到任何可以贬低城里人的说法,只能是充满委屈地默默承受。有一次,在人头攒动的书店里买小人书,他又一次大声喊我后山老大,我感觉当时所有人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照在我身上,自卑感被瞬间放大,恨不得有个地缝好钻进去。终于,有一次我忍无可忍恼羞成怒,捡起一块石头在他头上打了个血窟窿,随后把自己也吓哭了。多年以后,我不无歉意地和表哥谈起这件事,发现他早已忘记了。
我真正成为前山人,是在考上学校进入包头城读书的时候。偶然发现南山的名称在这里变了,叫大青山,没有人知道二架子山的名称。大青山以南,是北魏时称做敕勒川的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散布着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中间是富庶的土默特右旗和左旗,黄河往南是陕西省和山西省,再往南是中原地区,过了长江就是更繁华的江南了。难怪前山人看不起后山人,在大青山之北,我的家乡封闭在丘陵起伏的山区,和国内所有的多山地区一样,贫穷落后;往北则是半荒漠化的达茂草原,再往北就是蒙古国的大漠了。我想,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南下,应该也是对繁华生活的追逐。
而南出大青山是很艰难的,可通车马的道路,是西距我们村庄四十多里的五当沟;再往西六十多里有一条更大的河谷昆都仑沟,是历史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征战的主要通道。五当沟是一条南北长八十多里的河谷,道路也只是遍布乱石的河滩,雨季发洪水的时候有很长时间无法通行。五当沟最南端是一个叫做石拐的煤矿城区,南面还是连绵的高山。那时,石拐矿区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城市了,因为姥姥家住在矿区旁边的村庄,所以小时候我去的次数最多的城市是石拐。村里的主要副业是派几辆马车终年在石拐给建筑工地拉脚,俗称跑运输,经常有马车回来拉草料,所以我和母亲去姥姥家都是坐摇摇晃晃的马车,在高高的草垛上颠簸两天,中间还得在车马大店住一宿。
后来,在稍具一点地方文化常识的时候,我了解到所谓大青山,原来也只是千里阴山中的一小段。当我重新打量身边熟悉的山川、土地,恍然大悟,原来金戈铁马的上、中古代战争史中,很多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阴山南北;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起来,同时也厚重和高大起来。蒙古族诗人白涛先生曾写过《阴山的高度》,是迄今为止我读到过的,最具文化认知高度的关于阴山的文化历史散文。阴山,左起大兴安岭,右至阿尔泰山,绵延一千多公里,北连蒙古高原,南眺中原大地,是我国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在广阔的蒙古高原上,鬼方、土方、猃狁、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乃至于发生战争,都必须穿越阴山。看来,要想彻底了解阴山历史文化,恐怕是得读透一整部中华历史。
今年,在马鞍山景区采风时,我发现入山的沟谷叫纳令沟,在我童年时进南山的黑沙沟以东十几里,所登的山不算太高,看不出马鞍的形状,也没有找到野酸杏树,内心里充满了疑惑。我想,景区的开发,如果是没有缆车索道的小投入,从方便游客的角度,一般不会选择要翻越多重山,并且一般人难以登顶的高山。
看来,我想要圆童年时的梦,登上真正的马鞍山,似乎又成了一个渺远的梦想。
相关热词搜索:;南山篇二
早上七点多,接我们去南山的大巴车缓缓驶来,在车上,龚明柳姐姐带领我们小记者开了一场别开生面“演唱会”,悦耳的歌声使我们大饱耳福。
经过一天的颠簸,来到旅馆后,我们便沉沉的入睡了。第二天,导游姐姐讲解了关于紫阳峰的感人革命故事,我心里不住出现问号:紫阳峰是不是常有豺狼虎豹出现?革命战士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n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飘呀飘。
在紫阳峰,导游姐姐说:“只要找到传说中的四叶草就能把奶牛带着走哦!”我来到紫阳亭,眺望远处,远处的小丘正在变幻着亦真亦幻的颜色。紫阳峰上,黄色的小花迎着阳光摇曳,我灵机一动,采了小花做了个花环带在头上。
白天生产披蓑衣;晚上睡觉打雨伞;身上虱子爬不完;手上血泡数不清……
1934年红军同志们爬山涉水的来到了南山,当时,那里的草比人高,人们每天不是开垦就是开荒,听着石爷爷的讲述,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之情!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相信!我永远不会忘了这一天!
南山篇三
每次回到家中,感觉自己像是个外人。一个月只回一次家,在家也只不过留宿一晚。家在我脑海中仅剩下一个或明或灭的符号了。
岁月流转,谁把流年偷换?我们自以为的衣锦还乡,到头来却只是物是人非。多少回忆被永远地埋葬在过去,埋葬在愈来愈远的故乡。
蓦地,脑海中响起了《南山南》: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南山篇四
走过了许多路,我还时常回头,去看看南山。
见过了许多人,我还时常误会,以为那人就来自南山。
记得那一个起风的夜,我与学长坐在长城路的烧烤店,彼此碰着杯,想着事,说着已迷茫的过去,望着将奔赴的未来。
他若有所思,我亦心事重重,时而一杯酒入肚,往事起起落落,爱过的人,掉过的泪,疯狂的思念,决绝的放手,冷落的心,过去的情,总是容易在这么一个离别的季节,涌上来。
学长说:“嘿,你说啊,时间还真是快,你都已经大三了。”
“是呀,都快毕业了,等我们走了,很快就轮到你们了。”
我一想,怎么,我的大学都已经去了三年了,这整整三年的青春,都没了。
有些手足无措,又有些愕然,看着学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邻桌的哥们忽然朝我们俩笑笑,喊了句:“你们也在喝黄酒呢!”
我答应:“是啊,你们也是黄酒,真有缘。”
“那要不过来一起喝?”
我转头看学长,学长说:“那也好,咱们就走过去吧。”
坐在一起,那哥们带着个学妹,两人也极能扯,从两人在长城路兼职时认识说起,谈到而今已经成了男女铁哥们的份,我听了开心,觉得人生偶然遇见个陌生人,然后极偶然的就坐在一起,成了一桌吃饭的人,且谈话也投缘,这真是太令人觉得温暖。
我问他:“哥们家哪儿的?”
“安徽。”
“好,今日难得尽兴,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们干了。”
谁曾想,那一夜竟然会喝的如此酩酊大醉,那一夜,究竟是碰了怎样的邪,结了怎样的缘,在一杯接着一杯的豪爽干杯中,那学妹先歪着脑袋斜靠在了桌上。
“没事儿,我和他都很熟了,开心就好。”
走回烧烤店时,那安徽的哥们又叫了两盘菜,取了几瓶黄酒,我看着满桌狼藉的酒瓶,这都有十多个了,心知今晚恐怕是真喝多了。
哥们给倒酒,我却终于没能控制自己,也确实烦闷在人世的感情,被憋屈的厉害,好久都没有如此痛快地喝酒了,也或许是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来!咱们都有缘,真是想不到!”
是啊,我怎么会想到呢,在那么忧伤的年月里,竟然还能有如此逸兴遄飞的一夜,就在长城路的烧烤店里,夜风大起,灯火逐渐寥落,我喝得如此痛快淋漓。
等到同学过来,我已是酒劲狂涌,等同学把学长搀扶着离开,我跟在他们身后,回头时,只隐隐约约记得那个哥们也摇摇晃晃的身影,他给了钱,似乎跑出去蹲在路边吐了。
话才落,肚子难受,张嘴就是呕,吐出来了,衣服湿透了,看了眼,兴许是发觉了恶心,我猛地倒胃口,又是一阵昏天暗地的呕吐,满床铺,满地,都已经是狼藉的食物了。
朋友们来照顾我们,至此,我才放心,才终于失去了意识,彻底昏沉得躺倒了。
一年以后,我也醒来在如此的黎明,我呆呆地坐在三二二六的床铺上,呆呆地看着宿舍里还在熟睡的哥们,看着中哥蜷缩着脚、手臂盖着脸庞,看着辉哥沉埋在半床被单里,看着悦哥脚在铁栏外垂着,只是,心里觉得难受。
走出宿舍门,看着空荡荡的走廊,长长的走廊没有谁的身影,暗沉沉的。
我走出去,站在栏杆旁望风景,望南山的一草一木,望那幢女生楼,望那条石子路,我又坐下来,坐了会儿,恍惚了会,身子一仰,干脆躺倒在地砖上,凉透透的,很有初夏风雨黄梅雨的清爽感。
心里难受,又想起了曾经坐在这儿和学弟谈话的场景,往往深更半夜方休,甚至月移西楼、树影转身,才笑着挥手说回去,那时少年人朗朗的情怀,恐怕是不能再有了,那时的少年人,恐怕也早已散佚在风尘里,今生不可见了。我转念,想起了清晨等在这儿,等他们起床,然后一起去诸暨做临促的场景,我在这儿等人,等一个人醒来,等一个人走过来,等着,他脚步渐渐响起。
如此想着,念着,我四年的青春,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南山了,都葬在这了,果然说曾经南山是南山村和外山村不假,这儿也是坟墓地,埋葬了太多年少的回忆。
眼泪落下时,我没有停住,只是想着,念着,再也回不去了。
记得,当初第一个秋天来到南山时,也是在这儿,惊奇地发现,对楼的女生宿舍有学姐搬来古筝,夜夜在那儿弹着片刻,我是多么静默,躲在角落里,细细地听,听尽了那一秋的虫鸣。也后来,我偶尔会在这儿恍惚,念当初那位长发学姐的古筝,念她在秋叶里无声的情意,也是在那么个月圆夜,我看见了某同学窝在这角落,拿着手机痛哭流涕,对于分手,对于感情,难分难舍地哭着,我捧着朋友们送的大蛋糕,犹豫着要不要去送他一块。
临走时,我大包小包装备好,就像当初刚来时,有学长提着、迎接着,这回走了,也幸好有学弟相送,只是在关上宿舍门的那一刹那,我最后一眼看着宿舍里他们的座位,看着那些已经消散的身影,空落落的心里忧伤迸溅,咬紧的牙关,被眼泪润湿。
还记得,那年九月初到,打开门,是他坐在椅子上,黄色的短袖,朝我呆呆地看着。
这走廊幽幽暗暗,我走了一路,越是一路放肆地哭泣。
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我的.宿舍,回不去我的上铺,回不去我那些天真自由的日子,回不去我那些为情所困、为爱所迷的日子,再也不能在走投无路时,在大暑天气逃回宿舍,躲在宿舍里不敢出门一步,我终于是无家可归的人了。
隔了很久,再回南山时,我已不是南山的学生,南山的草木也都黄了,那条水泥路旁的树,金黄的叶子也凋零尽了,风微微的,冬日的阳光暖暖,看着学生们拿着书本下课回来,人流如海,我被淹没其中,我却再也不是这其中的学生,没有谁会迎面来笑着和我打招呼。
去情人坡走,荷塘的水干涸了,水鸟自然也没有,那座木头桥拆了,那座瀑布底的亭子已经坍圮了一地的碎木,一切都安安静静地,在阳光底沉默着,变着。
当初睡在亭子里,幻想某人的容颜,在春天暖融融的阳光中,做着爱和痴迷的梦,醒来,就立刻去寻找所爱的人在哪里,奔跑在春日绿荫的树木底,奔跑在合欢花盛开的春风里,香暖暖的,我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人买来了切片的菠萝,两个人并肩坐着,在木凳上,静静说着,吃着,闹着。
而今,杨柳亦垂丝,纵然是等春风又绿江南岸,杨柳枝头,莺歌燕舞,绿意婆娑,可到底是没有那些人在了,没有那个陪我说着心事、谈着忧伤的哥们,没有那个陪我数着星星、念着彼此的女子,也再没有那个整日为情所苦、为爱所伤的少年郎了。
所有春风韵事,到底,都成了风尘里绵绵飞絮。
漂泊在人世间,经历了江湖的波折,受了些闲言碎语的挑拨,挨了些勾心斗角的批判,也参与了大江南北、许多人物的变迁来去,心底,愈发地念我的南山,想我的南山。
有一年,站在下沙大学城的街头,身旁往来穿梭着许多年轻的笑颜,看着那么多书生意气的眼镜哥,看着那么多青春迥异的长发及腰,我忽然觉得欢喜,真是太幸运了,我还能看见那么多似曾相识的脸,可是转眼我又黯然,我到底是回不去了,我到底是社会中人,不得不经受了社会的打磨和潜规则的制约,再不能随心所欲得做逃课、反对班主任、有事闹领导等等荒唐而又快乐、激动人心的事了。
前几日,想写文章,纪念我在绍城的四年,纪念在那儿遇见的人、走过路,可写了百来字,又删除,怎么写都是狂乱的情绪,怎么写都是被人世压抑的心,索性取了酒,来痴痴笑笑地喝,喝的醉了,就迷迷蒙蒙地自言自语,而后手舞足蹈地神经病。
今日,忽然路过一家温暖的茶吧,里面有融融的灯火,有柔软的椅子,也有墙角被青苔侵蚀的岁月模糊,我路过,忽而就想起了绍城解放路、凤江路口下来那家可沙蜜儿,事实上也就是家面包房,顺带着座椅,带着温馨怀旧的曲子。
我想说“有”,可我立刻微笑道:“没有啊,只是比以前更英俊了。”
我闻言,不知道怎么回答,窗外是四月暖春的天气,阳光都明明的,映透记忆的前日,第一次站在解放路上、迷途在小桥流水的塔山古玩市场,而今快又是此地,似乎又是故人,总不能清醒得相信,这只是尘世里偶然的一次擦肩而过,更漫漫的岁月,我们是彼岸过客。
送了许多人,在南山;别了许多人,在南山。
曾在南山读了些书,梦了些道,写了几本文章,学了文哲经济,做了事,终了心愿,此后漫漫无涯的风尘里,有我独自上路的身影,也有他们回忆里温暖的教训,回过头,似乎他始终站在那里,看着我,等着我,此生此世,不离不弃。
就好像,城市广场的大善塔;
就好像,那一年的烟花易冷,生死苦等,伽蓝寺听雨盼永恒;
就好像,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是他,是他,就是南山,有他们在,有我成长的青春的身影,有少年人的梦想,有不屈服的心,有未来,有生命的企盼,有笑,他的笑是昨日黄花,他的人终在悠然间。
(尾记:谨以此文,为南山,为人世的路,为生命。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若是以后坎坷实多,就多写些文章,去说说南山,说说那些人间的温暖,说说故去的事是多么好,过去的少年是多么不知道珍惜,再轰轰烈烈,也不足以忘记当初。此去风景正好,策马扬鞭三月花——)